为何现在的黑公关越来越离谱、降智?实际上,如今的黑公关,瞄准的不再单单是产品、服务、品牌,而是瞄准了舆论情绪,而背后车圈饭圈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我们看到的黑公关,真的只是友商组织的黑公关吗?或许并不全是……
——题记
今天,小米YU7和首颗3nm芯片就要发布了!不出所料,今晚的热搜,将被小米承包!
而最近一段时间,大家也都看到了,网上的内容,不管是视频还是文字,只要和「小米」两个字沾上边,评论区就有吵不完的架!
甚至,在网上,还出现了一个「起号」的新赛道,就是发布内容,带上小米相关的话题,爆款概率直线上升。
这不仅是在车圈、手机圈,甚至在「美妆圈」「娱乐圈」「美食圈」都奏效……
并被称为互联网2025年年度现象级事件——用小米打窝,没钩也能上鱼。
还记得前不久,某品牌车主吐槽自己买的车有问题,并戴上了小米的话题,评论区立马上演了一场对小米汽车的围剿大戏,当车主表示,看清楚,我的车不是小米汽车的时候,评论区画风立马变了!
还有更离谱的,就是有位用户,发了一条视频,内容是电饭锅里在煮米,配上文案:「小米又出事了,变酒糟了」,并戴上了小米相关话题。
很快,这条视频评论数量就突破1万,点赞更是达到3万多,而该用户账号,仅发布了十来条视频,其他视频的点赞数量,最多也就两位数。
而这条内容十分简单,却爆了的内容,评论区的画风,简直不忍直视。
比如,有人表示,怎么老是这车出事,这几天天天看到。
还有:说实话,感觉还是***9好;「用小米手机打电话,能听见对面有人说话……」
「同款车,发动机一直异响,4S店也不给说法,正在维权……」
「我之前也是这款,信号太差了,最后换了……」
「一份价钱一分货,便宜就是这样,我用**三年了,还是很流畅,自研芯片用的就是舒服」
真是好家伙,一个煮大米的视频,带上小米两个字,小米是从手机被黑到汽车,从发动机黑到芯片!
他们是视频内容一点都不看,只要有小米两个字,都疯狂的输出,而这条视频爆火之后,吃瓜群众们似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凡发视频,都会带上小米两字。
因为只要有「小米」两个字,立马会涌现大量围攻小米的评论,而小柴和大量网友一样掌握了这条流量密码,也是在发布的视频中,各种添加小米关键词,那真是屡试不爽。
那么这群用户是不是真人?你说他们是真实的用户吧,一点可能性都没有,毕竟是真人的话,评论的时候,至少得看一眼视频内容吧!
而他们偏偏不看,而是只要处罚小米关键词,他们就会出现,我们也只能称其为「电子生物」了……大概率是被人养着的电子生物。
而这一系列现象,也让不少人质疑,到底有没有友商在有组织、有预谋的攻击小米呢?事实上,这个问题,很难有确定的回答,因为找到被人操控的证据太难了!
就连比亚迪们,悬赏几百万找黑公关线索,至今好像也没有公布新的进展,但对于当事车企来说,他们大概率也是知道的,只不过也是很难找到可靠的证据。
也就是说,黑公关,组织水军攻击、抹黑这件事,大概率是真实存在的,至少,这些电子生物绝对是的,只不过,取证太难了。
比如,小米新品发布会前夕,小米高管潘九堂连续发布了多条意外深长的微博。
潘九堂表示,2012-15年,小米开放迎接几乎所有的友商组队来学习,自己却飘了,封闭了,后面走了很多弯路,华为、苹果、特斯拉和三星是小米主要的学习对象,听说,今年汽车、家电很多友商在拆解研究小米,也有少数又在疯狂的碰瓷,甚至水军攻击小米。
潘九堂作为小米产业投资部合伙人,能说出这番言论,显然一定是掌握了一些证据的,就差直接点名了!
而今天一大早,潘九堂再更新动态:一些自媒体、水军的阴谋论,反智言论能把人气死,小米对一些胡说八道没办法,能赌注这些巨头们?
而事实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自小米宣布造车、小米SU7上市以来,当年在特斯拉身上上演过的抹黑戏码,基本上在小米身上,又用相同的套路复现了。
甚至,想比当年特斯拉被持续的攻击、抹黑,到了小米身上,变本加厉到更加反智、低级了。
就好比小柴前几天写的一篇文章:「YU7未发布就有人发帖维权退车,是谁想让小米死?」
在小米刚宣布玄戒O1之后,网上就有大量的负面内容出现,比如什么买来的,贴牌这样的言论也就算了,更离谱的是,开始有大量「电子生物」已经开始维权了,称自己买的搭载玄戒O1的手机,烫的拿不住。
甚至,在小米YU7还未发布的情况下,关于这辆车质量不行的维权群已经满员了!
有博主也是煞有介事的发文,称YU7刚发售即暴露质量问题,称多位YU7车主纷纷晒出出现问题的照片和视频,不少车主联合起来向小米讨要税法!
不少吃瓜群众看到这一幕,纷纷感到不可思议:这是预制菜不小心提前上桌了!
当然,这还不算啥,毕竟这些最多都是野路子博主、或者低等电子生物用AI生成的内容。
有一些有头有脸的媒体,干起这种事,也是吃相难看的很。比如前不久,某新闻网针对一酒驾事件的移花接木术,可以说惊呆了众人。
大概是,某地交通管理局发布一段执法视频:交警查获一名醉驾男子,其自称「开启智能驾驶」而无需操作,然而,某新闻网在转发这条视频时,偷偷的将车辆换成了小米。
明明有现场的原视频,它非要花点功夫就把原视频露出品牌的部分换掉,这是一点也不装的节奏。
而当这样有头有脸、浓眉大眼的媒体都开始移花接木、无中生有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如今车圈这潭水有多浑了!
而借助一些事故、或者产品维权事件,无限度的解读、放大之类的,那都不算啥了。
而事实上,被恶意的攻击、抹黑,这样不是独属于小米或者特斯拉的,而是在如今的车圈,这似乎成了一种恶性竞争的常态。
比如前不久,比亚迪也被莫名其妙的水军攻击,大概是前几天,网上出现大量雷同的文案,称比亚迪档位设计不合理、反常规。
除了雷同的文案同期发布之外,R 挡前置设计是汽车工业百年发展沉淀的安全惯例,并没啥不正常。
很快,比亚迪李云飞也作出回应:「这么多账号是同一个人在发布?还是同一家公关公司在组织?到底是谁在给钱,为黑而黑……」
该事件,结合带上小米关键词,就能激活电子生物时间,也让我们看到如今的黑公关,到底有多降智。
那么这些真的就都是友商组织的黑公关吗?或许友商组织的有,但也有另外的可能。
首先我们从如今的黑公关内容为何这么降智说起,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如今的黑公关实际上,瞄准的不再是产品、服务,而是瞄准了舆论情绪,所以现在的黑公关,打的不是产品战,而是舆论、情绪战……
而为何瞄准情绪,背后或许离不开如今车圈、机圈饭圈化的发展。而细看如今一些车企品牌,遭遇的舆论环境,像极了娱乐圈。
什么伪造新闻、群体攻击、扣帽子、吵架、排他性、极端性……都在车圈疯狂的上演了,而这些特征必然会诞生有组织、有预谋、负载的黑公关现象。
因为饭圈化,意味着无理可讲,他们只讲立场……也意味着在黑公关之外,真实的用户群,也开始了疯狂的选边站。
你说A品牌好,我说B品牌好,非黑即白也成了车圈如今舆论的常态,然后,各家品牌的粉丝,就像被上了结界,界限分明的开始极限撕扯。
而有些「粉丝」,一旦看到对自己信仰的品牌不利的信息,或者品牌就各种制造假新闻,为黑而黑,这样的人越多,这样的信息越多,两个阵营,就开始更加疯狂的撕扯、反驳、争论,愈发不可收拾……
而这样的舆论趋势,也给了黑公关瞄准舆论情绪煽风点火的可乘之机,毕竟,不管黑公关养着的电子生物,发出这么离谱的言论,总会有选边站的活着的碳基生物去助攻。
也就是说,我们在不排除,有友商组织黑公关的可能性之外,我们也不能排除,如今我们看上去的黑公关痕迹,或许更多的来自这个行业饭圈化后,带来的那种极端、排他性的舆论情绪。
然而话说回来,不管是手机、还是汽车,它终究只是一件商品,然而,在饭圈化后,这些商品,却成了这个庞大的低智群体的信仰。
甚至有些企业,各种搞宗教化营销,去培养这样的群体,但对于品牌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出现严重的问题,必然会被快速的反噬。
其实我们纵观目前有明显饭圈化趋势的品牌,他们如今在网络上的口碑就不难发现,这种危险,实际上已经在悄然的发生。
所以还是那句话,企业就应该好好的做产品、服务,千万别为了一时的流量,把自己费劲心思的装进饭圈这个牢笼……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