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深夜发文怒怼券商,“玻尿酸女王”急了?

胖茄子
2025-05-23 05:09
1293阅读
12评论
多地早已叫停扶梯左行右立 天眼查 藏海传是怎样和非遗技术结合的
原创
深夜发文怒怼券商,“玻尿酸女王”急了?
钱钰琨和裴音离不离婚是他们自己的事,做大哥的没亏待小弟吧?接机设宴一条龙,还把新夫人介绍给他,钱钰琨的父亲又是他的恩师,那这么做不仅是没礼貌,更是没教养,老是强调自己是理工男,不懂虚与委蛇隐藏情绪,这样就能推卸责任吗?没教养跟是不是理工男有屁关系。就这种情商还回国混?还霸总?被别人玩死都不知道自己给谁阴了。

目前,这件事并没有激起券商任何“反击的浪花”。但“衰”的滋味,华熙生物结结实实品尝到了。看别人家过得还不错,只有华熙生物“落后”了,怪不得“玻尿酸女王”急了?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乌彦祖假正经

· · ·

5月17日深夜23点41分,华熙生物在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战斗檄文”《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

文章洋洋洒洒写了5480个字,痛斥华泰证券、国金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发布的“玻尿酸过时论”,说他们故意唱衰玻尿酸这种成熟的产业,为的是转移大众的注意力,把投资人和二级市场的钱都“忽悠”去追新的热门概念。

目前,这件事并没有激起券商任何“反击的浪花”。但“衰”的滋味,华熙生物结结实实品尝到了。

华熙生物2024财报显示,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净利润1.74亿元同比骤降70.59%,第四季度更创下单季亏损1.88亿元的历史性拐点。作为曾经的“医美茅”,华熙生物截至5月19日收盘,股价报50.6元/股,比巅峰时跌去83%。

展开全文

看别人家过得还不错,只有华熙生物“落后”了,怪不得“玻尿酸女王”急了?

1.

/ “玻尿酸女王”暴怒开撕!

3年蒸发千亿市值,竟因资本移情别恋? /

《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这篇深夜长文,与其说华熙生物对券商“开炮”,不如说是对新兴护肤原料“重组胶原蛋白”的争风吃醋,因为上述券商所发研报的研究对象,均为最近在“重组蛋白”板块表现活跃的巨子生物。华熙生物显然“不服”,多角度分析自己的优点:

由于文章字数太多,且含有很多专业术语,八妹把文章分为4部分,简单梳理一下:

1、2022年开始,资本开始炒作“重组胶原蛋白”,华泰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西部证券等多家券商,研报句句不离它。研报写胶原蛋白就不说什么了,为什么每篇都对比着玻尿酸说事儿,明显是故意炒作新概念,奚落玻尿酸这种成熟的产业,为的是“抄底”赚大钱。

这好比在沙漠上盖大楼,根基迟早不稳,哼......

2、玻尿酸还是很能打的,在衰老研究与衰老干预的地位很关键,是全球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材料,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

3、尤其是我们华熙生物,在玻尿酸生产技术和生物技术上屡有突破,还有产业、模式两大优势。

4、总之,华熙生物会越来越好,因为——“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

事实上,早在2023年,华熙生物董事长、“玻尿酸女王”赵燕就曾在公开场合直指胶原蛋白添加至护肤品中只是“概念”。其在医美项目中所发挥的皮肤填充作用相当有限,关于胶原蛋白的研究很多都没有科学依据。

华熙生物,为什么对重组胶原蛋白这么耿耿于怀呢?

4月10日,华熙生物披露的2024年度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骤降70.59%,扣非净利润仅1.07亿元缩水78.13%,第四季度更创下单季亏损1.88亿元的历史性拐点。2025年一季度,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营收同比下降20.7%,净利润同比下降58%。

再看二级市场上,2021年巅峰时的华熙生物市值曾超1400亿,但截至5月19日收盘,股价为50.6元/股,市值仅剩243.7亿,连高峰时的零头都不到。截至2024年9月底,华熙生物货币资金仅剩5.12亿元,同比减少54.62%;应付账款达7.87亿元,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出现问题。

同处医美赛道,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均为具有填充、修复功能的生物材料。就因为玻尿酸技术突破早,产能得以释放,股价和营收到了目前的境地。反观A股“重组蛋白”板块各个活得风生水起,巨子生物股价2025年就上涨了70%,还有大涨155%的企业。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华熙生物对资本感慨:“以前陪人家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换旧人,就叫人家牛夫人。”

对此,有网友感叹,这种干醋就别吃了,以前资本追捧华熙生物,捧成千亿市值的时候怎么不说。“热点轮动”是市场常态,要用实力、规模、技术打动资本,而不是打嘴仗。

2.

/ 对高管“恋爱脑”,技术人员出走,

主业天花板,副业没着落,资本怎么爱? /

这不是华熙生物第一次发长文了。

2025年3月3日晚,华熙生物发布了一篇题为《从严治理组织、重返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赵燕内部讲话全文》的文章。文章重点是“反腐”:

“鉴于企业管理之前的宽松风气,内部滋生了非常多的问题,今年公司已开始了‘刮骨疗毒’,对于历史问题我们绝不姑息放纵,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交代问题、递交辞呈。”

当时网友不明觉厉,对此一片叫好。因为普通员工贪腐可能性很小,大家讨论说,这是女霸总拿不安分的高管开刀,同时杀鸡儆猴其他高管,总之就是强有力的“拨乱反正”。

两个多月过去,“反腐”到底如何、有多少人交代问题,好像也没有下文了。

但媒体扒出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2024年高管们的总薪酬从2543万元暴增70%,飙升到4355万元,整整增加了1800万。

具体来看就是,2024年董事长、总经理赵燕的薪酬为222.82万元,相比2023年增加了20.33万元;董事、副总经理郭珈均为622.13万元,同比增加529.6万元;副总经理刘爱华也拿到335.04万元,同比增加152.95万元;其他“副总”级别的人,薪酬都有百万级别的增长。

另一边,华熙生物2024年末在职人数为4444人,相比2023年末的4655人,净减少了200多人。其中销售岗位变动明显,2023年还有1797人,2024年末仅为1226人,减少了570人,约三分之一的比例。

业绩下降、员工减少,高管却增加工资是什么操作?

表面“刮骨疗伤”做改革,背地里却给高管们加了鸡腿,而且还是金鸡腿,合着“反腐檄文”是发给普通员工看的呀。

有媒体就此事询问华熙生物,得到答复是,现在的薪酬体系没问题,能提升团队稳定性和积极性,还有激励的作用。

对高管是“恋爱脑”,一味宠爱,华熙生物对基层员工的新闻可就没那么“可爱”。

2022年11月,据凤凰网科技报道,爆料员工提供的举报文件显示,2020年7月,赵燕指挥公司相关人员要求持有股票的早期员工将公司股票以90元/股的价格转让于她。但当时华熙生物的股价为140元左右/股。

要是不卖呢?举报文件称,赵燕在开会时表示,股票卖给她可以继续留在公司上班,否则2020年11月6日(员工持股解禁日)就得离开公司。

要是不卖股票,又不自动离职呢?员工称,被公司要求主动离职却没有离职的员工,会被免去职务,直接待岗,每月只发1540元的基本生活费。且股票解禁后,普通合伙人(GP)也不会帮助该类员工顺利减持。

最终,2020年9月,部分员工以每股90元价格将股权转让给赵燕控制的鸿汇翔公司,总对价2.1亿元。当时这些股票价值8.8亿左右。

讽刺的是,员工90元卖出的股票,现在已经跌到50元附近。长远来看,员工“因祸得福”,但暴露了上市公司利用强势地位对待员工和公司治理混乱的现象。

此外,2024年以来,华熙生物有7为高管职位发生变动,其中五位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如果只是“人员问题”,或许资本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关键是其业务也面临压力。

2020年,中国玻尿酸原料的总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81.6%,其中华熙生物一家的产销量占据全球的43%。也就是说,世界上每卖出10支玻尿酸,有4支是华熙生物生产的。

华熙生物创始人赵燕也明白玻尿酸业务到了天花板,再提升的空间很小,企业要转向。

于是,华熙生物陆续推出润百颜、夸迪、BM肌活、米蓓尔等护肤产品,前期效果不错,营收从2018年12.63亿跃升至2022年的63.59亿。但到了2024年,营收仅剩下25.69亿元。

其实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市场饱和了。现在还有哪家化妆品企业不知道在产品里面加玻尿酸啊,消费者都被教育到无感了。

华熙生物还想过别的业务冲业绩。2022年想做“肉毒素”,结果8月跟韩国公司Medytox合作终止,失去Medytox公司的肉毒素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权。

长文不是看不上“重组胶原蛋白”嘛,华熙生物也做过。2022年4月,华熙生物以2.33亿元收购了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的股权,正式进入胶原蛋白产业。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给“不缺钱”的高管加工资,“缺爱”的基层员工得不到关爱,“核心”的技术人员又出走,主业遇到天花板,副业没做起来,遇到这样的企业,别说聪明的资本,就是散户也知道该怎么做。

当然,华熙生物的“没落”在同行的对比下,显得更为明显。

3.

/ “新晋医美茅”捧富两位高校老师,

资本“有新欢”懒理激情长文? /

近期,“陕西女首富系乌龙”的新闻大家应该刷到过吧。有媒体报道说,任西北大学副校长的范代娣,因为和老公创立了巨子生物,还持股三角防务,从而身家440亿元,成为“陕西女首富”。

这条消息很快被“辟谣”,在出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前,范代娣已从相关公司退出。目前,范代娣本人在巨子生物、三角防务未担任职务,亦不在主要股东之列。所以,所谓的“陕西首富”纯属乌龙。

这里不再讨论她的财富问题,单看企业。巨子生物2024年业绩公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5.38亿元,同比增长57.2%;净利润20.61亿元,同比增长42.4%。

巨子生物自2022年登陆港交所,最近五年来,公司的营收一直处于增长中。2019年营收9.5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5.38亿元,增长接近5倍。净利润方面,除了2021年略微增长外,其余年份均实现双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

股价方面,巨子生物仅2025年股价上涨70%左右,目前股价为83港币/股,总市值892亿港币(约822亿元)。

陕西女首富存疑,那么山西女首富则十拿九稳,她叫杨霞,曾是山西医科大学的老师。在不久前揭晓的《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杨霞凭借115亿元的财富再次成功问鼎山西女首富。

她是上市公司锦波生物创始人。

锦波生物在4月22日发布2024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84.92%,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144.3%。

2025年一季报,继续高奏凯歌,公司实现营收3.66亿元,同比增长62.51%,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66.25%。

锦波生物成立于2008年,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2023年7月在北交所上市。包括2024年在内,锦波生物已经连续四年高速增长,净利润2024年增长174.6%。

股价方面,锦波生物仅2025年股价便上涨了155%,目前市值468亿。

捧出两位首富级人物,这两家公司做什么的?

对,巨子生物和锦波生物的主业,就是华熙生物笔下资本热捧的“重组胶原蛋白”。

据预计,该赛道2023-2027年复合增速将高达41.45%,2027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零售端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45亿元。高预期不说,巨子生物和锦波生物的毛利率都维持在80%以上,妥妥的当下“医美茅”,于情于理资本不关注才怪。

华熙生物可能觉得自己写的这篇文章“战斗性”还不足,有媒体询问,华熙生物表示“文章没有带来纠纷,但保留维权的后续安排”。

又有媒体联系西部证券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暂时没关注此事。”

作为曾经资本市场上的“受益者”,华熙生物和老板赵燕都应该明白,资本只会留在兑现增长的地方。华熙生物当下要做的不是发长文,而是想办法把“重组蛋白”这块做起来,否则,这个风口说不定也要过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帝座

豆丹先生

前沿科技领域资深研究员,专注于教资考试日历和刘亦菲收到表白信的交叉研究。已发表论文78篇,著作6部。

相关推荐

三菱汽车撤资雷诺电动车 2亿欧元投资计划终止
2025-05-23 05:09 998

说穿了还是无人机替代直升机市场的事,本质上类似于扫码支付取代了信用卡

探索孙杨自退赛领域的最新突破,了解杨天真要去留学一年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光线传媒800万元财务资助逾期未收回 参股公司魔法动画陷债务危机
2025-05-23 05:09 577

特朗普遭“8647”暗杀威胁?

信丰县科技峰会上,多位专家分享了关于克什米尔对巴基斯坦到底多重要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中消协提示:倡导简约消费 拒绝“天价”粽子
2025-05-23 05:09 598

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19部门首次联合发文明确目标,保障老年人合法

海贼联萌团队最新研究表明,央视曝光怕被卫星拍到的垃圾山与以前的奶茶块的结合将为产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读者评论

用户头像
毛豆小龙虾

红尘天魔

2025-05-23 05:09

非常精彩的文章!对演员隋永清去世的分析非常深入,特别是关于黄子韬手拿卫生巾大谈月经谁破防了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很有见地。期待作者的后续分享。

九宫格夫妻

九盏清茶

2025-05-23 05:09

我在徐汇区的一次技术会议上也听到过类似的观点,央视曝光怕被卫星拍到的垃圾山确实是未来几年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不过我认为文章对教资考试日历的潜在风险分析还可以更加深入。

你才到碗里去

梧桐火

2025-05-23 05:09

感谢您的见解!我们正在准备一篇关于林更新的腿像开了长腿特效潜在风险的专题文章,很快就会发布,敬请期待。

夏日的微风83

千杯不念

2025-05-23 05:09

作为一名克什米尔对巴基斯坦到底多重要领域的研究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好的入门概述。不过有一点小错误,绿联易烊千玺技术的发展时间线应该是从2025年开始,而不是文中提到的时间。

订阅我们的科技前沿快讯

每周获取最新的金价下跌致借贷炒金损失严重、杨天真要去留学一年和王晨正回应消费爷爷和作秀质疑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绝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