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派拉蒙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小刘刚来单位不久,要说他考上编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吃食堂。
说起吃食堂,他是有些自豪的。
以前在民营企业,中午吃饭就是出去吃或者点外卖,他有选择困难症,一顿午饭总是犹犹豫豫,最后随便选一家,味觉上短暂满足了,可每顿动辄二三十元的花费,日积月累地带来不少支出,出门在外妈妈还总担心他的健康。
现在中午吃单位食堂,单位有补贴,一顿饭只是象征性地收点,而且食堂就在单位的一楼,下楼就是,非常方便,食堂每天都会有招牌菜和不同的菜品,拿个铁盘就能跟着吃,再也不用为中午吃饭而苦恼了,一听吃食堂,妈妈的眼里也满是对儿子饭食的满意和放心。
说起吃食堂,他是懂规矩的。
不同于以往的中午随便对付,单位食堂的食谱也像是一种单位文化,比如周一吃的清蒸鱼,中段的鱼身,清蒸后淡雅可口,象征着干部清正廉洁,在日常中就能起到严于律己的作用,食堂阿姨也会特地的,方方正正地摆在盘子中央,提醒大家要方方正正、规规矩矩。
要说周四吃的麻婆豆腐,那是因为局领导总会来食堂吃饭,领导是四川人,爱极了麻辣的口味,领导打完饭,小包间也不进,就会找个位子和大家坐在一起,问着大家对伙食的意见,也问着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充满了对同志们的关怀。
说起吃食堂,他是有点惧怕的。
谁都会有幸福中的烦恼,食堂这件事,对小刘也一样,盛满食堂饭菜的托盘上,经常是小李尴尬无比的眼神,他一人来、一人坐、一人吃、一人走,他的科室在他考来之前,早就是吃饭的铁三角,连饭桌位置都是固定的。
别的科室也是如此,这每次吃饭都好像小团体的集中展示,有科室两两成形的,有跨科室“合桌”的,好像都不会单出来,也融不进去,小刘总是独自找个地方静静的吃,这刚来半个月的时间,他还没有找到“饭搭子”,已经有小刘不合群的传言,在午饭飘香的时候,不经意的飘进小刘的耳朵里。他感觉食堂的午饭已经没有刚来时那么可口了。
说起吃食堂,他是有点想放弃的。
如果有什么奢望,小刘现在最想要的就是一个“饭搭子”,他可以不用小心翼翼的一个人闷头吃饭,好在他可能迎来单位里第一个饭搭子——局领导。
前阵子,民主生活建设要向外延展,综合主任给领导提议,放弃局领导“找桌”随机吃饭的不确定形式,改为每周四由专人陪领导同进午餐,一来让局领导和同志们定向地拉近彼此的距离,切实感受领导的关怀;二来让同志们有所准备,在席间有限的时间里,有更多的实质性的交流,真正让干部们头脑和肚子都充实起来。
小刘作为新加入的同志,有幸被安排了第一个。此刻的他,不禁怀念起那些说走就走和靠外卖打发午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