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美国霸权必将被打倒”推荐,来自《发展看创新:什么时候我们像国家电网一样有一个中国数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朱家慧
现在数据资源局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是不适合新时代的。
一、现在每个市、县将数据资源PPP,建智慧城市,以后全国整合太难了,可以参考是中国广电,应当成为中国文化、电影、电视、演艺传播的竞争力的主体,现在还在忙着整合,主业都不知道干什么。
二、数据的价值是可以复制,并不需要每个城市从头建智慧城市,而是国家统一搞一个基本模型,各个城市复制就行,这样才能发挥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
大约十多年前,主要城市至少省会城市,已经开始成立数据局这样的行政管理机构,我有认识的同事就去了这样的单位搞筹建和担任领导职务。2023年,国家成立了数据局,与以前的概念不一样,国家数据局不归工信部管(说明一下,工信部是国家专门管理信息产业的行政机构),而是由国家发改委来管理。国家的重视和数据局职责的重要是十分明确的。
国家数据局干什么呢?网上可以搜到:“国家数据局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数据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把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数据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履行职责过程中。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计算机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30多年了。从政府使用信息技术应用于国家建设,也已经有20多年了。从最早的居民身份证全国联网、金税工程到现在几乎各行各业的信息共享与应用,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西方国家银行卡业务当年远远超过中国,可是我们今天的网上支付、手机银行等等的普及,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超过我们。12306的建设,对于曾经开介绍信到火车站排队买票、打印车票贴座位标签、换乘没座位到今天手机订票刷身份证上车,都是天壤之别。12306正常运行大家都觉得非常应该,出了个别拥挤、滞后、崩溃就成了大新闻。换在没有互联网、没有优秀国产数据库、没有并发技术时代,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一个座位空出来之后,立即下一张票就能卖出去了,而且是全国联网,不可想象。
当然为避免重复建设、随意建设,各级数据局都有规范标准、颁布标准的责任,这些都是有过往的经验了,不用担心。但是只要不是涉及国家今后统一数据标准和应用,各地都有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实行各种信息化建设。标准是产生于建设之前还是边建设边产生标准,后者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常见规律。举一个例子,HIS医院信息系统就不是统一标准(我也许观念陈旧太久了),这里面有各个软件厂商的自主性,也有各个医院应用的共性和特性,这是无法“垄断”的,也很难统一标准。但是,一个医疗机构了解另外一个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只能要求信息的完备,难以要求统一格式。
关于这些问题可以粗谈,总的说,国家很重视(今后人工智能在应用领域,中国胜过美国这是没有异议的);也可以细谈,那就涉及专业内容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