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陷入“巴黎水”(Perrier)风波。
“巴黎水”丑闻调查报告公布
法国参议院调查委员会19日公布一项针对“巴黎水”产品丑闻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巴黎水”的生产商——总部位于瑞士的雀巢公司存在消费者欺诈行为,法国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甚至涉嫌蓄意包庇企业,包括帮助掩盖水源污染情况、放宽矿泉水处理标准等。
2024年初,法国媒体曝光“巴黎水”丑闻,称该品牌在法国的水厂在水源受污染后,以紫外线、活性炭等原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工艺对其进行非法处理,产品既不符合“天然矿泉水”标准,也存在健康风险,因为污染物中包含大肠杆菌、肠球菌等源自粪便的细菌。法国参议院于2024年底成立专项委员会对此展开调查,并于本月19日公布了被法国媒体称为“爆炸性”“骇人听闻”的调查报告。
报告说,雀巢公司相关部门2020年就发现其位于法国的部分矿泉水工厂存在非法水处理行为,2021年开始接触法国政府有关部门,并提出改造计划,包括对部分“维护较好”水井的水使用精细微滤技术消毒,以生产带有“天然矿泉水”标签的产品;对部分“老化严重”的水井进行改造,转为生产不带“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饮用水,并用于生产“氼颂家巴黎水”品牌系列饮品。
报告指出,欧洲法律规定,天然矿泉水不得进行任何可能改变其特性的消毒或处理。而对于雀巢公司的非法消毒行为,法国政府有关部门并未采取相应行动,甚至在2023年修改法规放宽相关标准,批准该公司采用过滤精度为0.2微米的精细微滤技术进行水处理。法国现行法律规定,可用于天然矿泉水的过滤精度下限是0.8微米,低于此精度被认为是用于消毒目的。法国媒体指出,雀巢因此得以继续靠“天然矿泉水”的标签赚取高额利润。
雀巢中国回应“巴黎水”丑闻报告
5月20日,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巴黎水”丑闻调查报告,雀巢中国方面回应称,雀巢水及高端饮料公司注意到法国参议院调查委员会就瓶装水行业的做法提出的结论,强调了当今瓶装矿泉水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实施监管制度时需要更高清晰度和一致性。
雀巢中国方面表示,“食品安全是我们的首要目标,公司重申其市场上所有的天然矿泉水产品始终是安全可饮用的,且有如标签所示的特征性矿物质成分。公司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均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一直都是可安全饮用的。”
雀巢中国还指出,公司欢迎调查委员会聚焦于保护法国矿泉水资源的独特遗产——这一议题对行业的所有参与者均至关重要。雀巢水业务长期致力于通过与当地利益相关方密切合作开展的具体举措,保护其所有生产基地的水资源,例如已在法国加尔省和孚日省实施的相关计划。
除此以外,在4月底,法国卫生总局刚刚下令,雀巢旗下的子公司Perrier必须销毁200万瓶涉嫌受到“粪便”中细菌污染的气泡水。这一事件不仅对瑞士食品巨头雀巢公司造成了重大打击,其子公司Perrier还受到了刑事调查,被指控使用非法手段净化其矿泉水。
雀巢水饮业务面临增长瓶颈
巴黎水的市场表现早已面临增长瓶颈,而这一问题并非由近期的丑闻引发。
从雀巢的整体业务布局来看,水饮业务在其业务版图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根据雀巢的年报,其水饮业务主要包括圣培露、巴黎水、Vittel、La Vie、Levissima+等品牌。
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雀巢水饮业务的营收按实际内部增长率计算同比增长了1.6%,达到8.09亿瑞郎,约合人民币70.64亿元。然而,这一业务在雀巢总收入中的占比仅为3.5%。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雀巢方面指出,巴黎水因持续受到供应限制的影响,导致水饮业务整体仅实现了低个位数的增长。
回顾2024年,雀巢水饮业务的销售表现更为低迷。该年度,水饮业务营收按实际内部增长率口径同比下滑了1.0%,降至31.8亿瑞郎,约合人民币277.69亿元。
在中国市场,雀巢水饮业务的下滑态势更为显著。2024年,雀巢中国水饮业务的销售额为380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3.32亿元,仅占总销售比例的0.8%。而在2023年,该板块的销售额还达到了4600万瑞郎。
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高端包装水市场的整体萎缩。据数据分析公司NielsenIQ披露,2024年,高端水线下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了16%。